《三国杀》马谡技能解析与应用策略
各位老铁们,大家好!我将为大家深入探讨《三国杀》中的马谡及其在国战双势力规则中的应用。马谡,字幼常,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诸葛亮对他的高度重视而闻名。在《三国杀》这款游戏中,如何巧妙地运用马谡的技能,以及他在不同身份下的适应性,是许多玩家所关心的问题。下面,我将详细为大家解析。
马谡的技能解析
马谡的武将技能包括“散谣”和“制蛮”。“散谣”允许他在出牌阶段弃置一张牌并指定一名体力最多(或之一)的角色,对其造成1点伤害。“制蛮”则允许他在对其他角色造成伤害时,防止此伤害,并从其装备区或判定区获得一张牌。
身份适应性分析
马谡在不同身份下的适应性如下:
- 主公:马谡作为主公时,由于缺少回合外防御技,且【散谣】技能的发挥受限,因此不太适合。
- 忠臣:作为忠臣时,马谡在后位的发挥更为出色,尤其是在主公血线下降后,可以有效地利用【散谣】技能。
- 内奸:马谡作为内奸时,具备较强的单挑实力,【散谣】和【制蛮】的连动可以有效地获取对方的装备。
- 反贼:马谡作为反贼时,【散谣】和【制蛮】的连动可以克制全场体力最高的角色,特别适合反贼身份。
与常备主公的契合度
马谡与以下常备主公的契合度较高:
- 曹丕:马谡的【散谣】和【制蛮】可以有效控制曹丕的输出距离,并防止曹丕卖血【放逐】的负面效果。
- 孙策:马谡的【散谣】和【制蛮】可以有效控制孙策的输出距离,避免反贼首轮就无脑集火。
- 董卓:马谡的【散谣】可以压低董卓的血线,配合【制蛮】控制董卓的输出距离。
- 刘备:马谡的【散谣】可以压制刘备的血线,但如果没有队友参与集火,效果有限。
- 孙权:马谡可以起到类似张郃【巧变】的威慑作用,但后期【散谣】可能失去针对主公的定点打击能力。
技能配合与克制
- 制蛮配合:可以配合【旋风】、【枭姬】、【屯田】等技能。
- 制蛮克制:可以克制【放逐】、【节命】、【刚烈】、【权计】等卖血流武将。
- 散谣克制:可以克制曹昂、邓艾、界赵云等四体力难杀的武将。
使用小贴士
- 发动【散谣】的牌序:先发动【散谣】,后使用杀或决斗等输出型手牌,以最大化利用技能。
- 配合陈宫、刘协等菜刀流辅助,在回合外也可以发动【制蛮】效果。
- 【散谣】也可以通过弃置装备牌发动。
- 如果目标角色的装备区和判定区都没有牌,发动【制蛮】将不会发生任何效果。
马谡的历史背景
马谡,字幼常,是三国时期蜀汉大臣,诸葛亮对其深为器重。马谡在诸葛亮北伐时因作战失误而失守街亭,被诸葛亮所斩。
通过以上分析,相信大家对《三国杀》中的马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。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到大家,在游戏中更好地运用马谡这个角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