雾山:善恶交织的生存法则
话说最近追完《雾山》,整个人像被塞进滚筒洗衣机转了三圈。这部作品最打动人的,就是那些在迷雾中摸爬滚打的角色们,个个都像咱们身边的老邻居——明明昨天还见他在巷口喂流浪猫,今儿个就听说他跟菜贩子为了两毛钱吵得脸红脖子粗。
善恶交织的生存法则
记得老猎户张大山吗?这个胡子拉碴的糙汉子,开场就为保护村民独斗狼群,胳膊上现在还留着三道月牙疤。可谁能想到,这个看似仗义的汉子,暗地里竟把亲闺女卖给山匪换过冬粮。咱们在茶馆里听到这段时,茶碗都差点摔了。
场景 | 善举 | 恶行 |
暴雨夜救人 | 冒死背出被困孩童 | 顺手牵走村民钱袋 |
祭山仪式 | 主动献祭自家牲口 | 在祭品中掺杂病畜 |
情感与责任的拔河赛
教书先生陈文礼这个角色最有嚼头。白天在学堂教"老吾老以及人之老",晚上蹲在自家地窖数银元。他资助七个穷学生考去省城是真,克扣建校款给老娘治病也是真。就像咱家楼下开小卖部的王婶,总把快过期的牛奶送给拾荒老人,转身又在电子秤上做手脚。
- 为护学生直面土匪 vs 隐瞒山洪预警消息
- 替寡妇代写家书 vs 篡改地契谋私利
- 救治染疫外乡人 vs 倒卖防疫药材
群体狂欢下的个体困局
最揪心的是第三章的"求雨宴"。全村人敲着铜盆跳傩舞,把个外乡来的工程师当活祭品。平日里慈眉善目的赵老太,颤巍巍地往火堆里添柴禾,火星子溅到工程师裤脚时,她突然想起什么似的,从怀里掏出块麦饼塞进人家嘴里。
这种集体无意识的疯狂,让咱想起去年镇上的抢盐风波。李裁缝店那个说话细声细气的小媳妇,愣是扛回五十斤盐,分给左邻右舍时说:"多拿点,后山盐矿要塌啦。"
迷雾中的微光
要说全剧最暖心的,得数小哑巴阿福。这孩子不会说话,倒比谁都看得明白。山神庙塌方那晚,他左手拽着要寻短见的刘寡妇,右手还不忘给野猫喂鱼干。后来人们发现,他那个从不离身的破布袋里,装着三年前偷拿的货郎糖、去年捡到的银镯子,还有张皱巴巴的认罪书。
山间的雾散了又聚,就像祠堂门口那株老槐树,春天开白花,秋天结黑籽。最近听说剧组要拍续集,不知道阿福能不能学会说话,也不知道张大山会不会把闺女赎回来。反正咱家窗台上的野菊花又开了,金灿灿的,倒映在昨夜的雨水洼里。